2018年5月28日 星期一

一個阆苑仙葩 一個臭罌臭草?

可能會被打臉,尤其是在短綫,但是實在很難說服自己捨3-5倍市盈率的內房股去追買30-50倍市盈率的醫藥股。變幻才是永恆,市場的熱點永遠在轉變,追逐的誘惑總是比安守本分更有魅力,這時候坐懷不亂就顯得尤其重要。

今天沽出所有藥明(2269),均價86.5417,再沽出一部分石藥(1093),平均26.55。醫藥股只剩一些石藥,大概是原來倉位的三分之一。下星期一正式成為恒生指數成份股,這個星期餘下時間如果再升會全部沽出。

簡單算一筆賬,石藥今年第一季度營業額53.9億元人民幣,簡單乘四全年做216億生意。以倉內持股最多的內房奧園(3883)為例,今年頭四個月銷售額72.1億元人民幣,乘三全年剛剛好就那麼巧也是做216億生意。但是市值呢?石藥市值1626億港元,奧園177億。也就是說兩間公司,今年都做差不多的生意,但是市場給予石藥的價格是奧園的9倍。

當然,這中間有些對石藥有利的因素是必須考慮進去的,例如以一季度數據計算石藥的淨利潤率達到17%,這要高於普遍的內房股(10%左右,奧園可能稍高)。即使這樣考慮的話石藥市值是奧園的9倍也不能讓人心悅誠服。

奧園目前是倉內三大持股之一,其餘是騰訊(0700)和吉利(0175)。今天減持後,石藥倉位不到奧園的十分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巧勁啊

問題並不在於原意、初心是不是好,也不在於某一具體條款對行業內不同公司的影響,而是對於A4治國的擔憂甚或恐懼。 不能自己是個錘子,看到什麼都是釘子。經濟都什麼樣了,還要監管這個規範那個。更要命的是,整頓監管思路太直接太幼稚。哦,把房價弄下來,把教培打掉,然後也不讓玩遊戲,那麼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