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4日 星期三

內房價值還是價值陷阱?

股市很大程度上和銀行家一樣,從來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

最近股災災情最嚴重的,以受災面積之廣泛和災情之嚴重,肯定是內房板塊。上星期一至三短短三個交易日調整幅度達兩成的比比皆是,而三大負面因素為疊加在貿易戰陰影之外的棚改貨幣化剎車、海外發債受限,以及人民幣貶值,。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內房六月份的銷售繼續高歌猛進。以我持倉最多的內房股奧園(3883)為例,上個月該公司實現合同銷售金額120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25%。奧園星期二收5.61,市值150億港元,也就是說六月份單月的銷售額幾乎等於奧園的市值。權益比、利潤率、匯率各位怎麼保守假設都好,奧園怎麼算都不應該是這個市值。唯一可以解釋市場雖給予的這種超級保守估值的因素,就是行業的整體銷售將在下半年開始出現斷崖式下降。

如果真的是這種情況的話,當然現在內房股的所謂價值就是價值陷阱。但是如果這種假設被證偽呢?那就是砸出來的黃金坑。

海外發債受限和人民幣貶值可以放在一起講。據花旗估算,上市房地產企業的美金債佔總負債比例2018年只有25%,远低于2016年的35-36%。行業中美金債比例較低的都是民企,例如融創(1918)只有6%,龍湖(0960)19%;假设人民幣今年貶值5%,對上市公司核心利潤只有0.8%的影響。

內房的大股東和管理層明顯是不認同市場看法的,這從公司回購和大股東增持可見一斑。從上個星期開始,回購或增持的內房股包括碧桂園(2007)、恆大(3333)、融創、奧園、龍湖、新城(1030)、旭輝(0884)、金茂(0817)等等。其中較為矚目當屬恆大,該公司星期二斥資2.86億港元回購1,413萬股,股價更於尾市突然抽高,相比低位18.54大升逾一成,收報20.75。

雖然說市場總是對的,但這分短線和中長線,短時當然市場總是對的,中長線?我選擇相信大股東。

2 則留言:

  1. 過去炒內房確實月睇住contract sales growth, 但最近大家對contract sales 既"質"有所改變。部份大中型內房contract sales加快似乎是因為資金鏈有問題,被迫加速推盤回流現金,部份內房落指令虧錢都要推,致在快速回流cash。contract sales的質有所變。
    多間內房回購主要是背後大股東抵押了股票 / 進行了多種與股價linked的借貸

    回覆刪除
    回覆
    1. 言之似乎成理,但是究竟是不是全行業都這樣?是不是所有回購都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不是回購而是大股東增至呢?難道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刪除

你巧勁啊

問題並不在於原意、初心是不是好,也不在於某一具體條款對行業內不同公司的影響,而是對於A4治國的擔憂甚或恐懼。 不能自己是個錘子,看到什麼都是釘子。經濟都什麼樣了,還要監管這個規範那個。更要命的是,整頓監管思路太直接太幼稚。哦,把房價弄下來,把教培打掉,然後也不讓玩遊戲,那麼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