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5日 星期二

弱水三千 不熟不做

我自己有幾類股份是幾乎永遠也不沾手的,包括保險、航空、醫療、食品等。不買的原因如果只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是:難估。

就是說難以對企業盈利做出比較靠譜的預測,更遑論準確估值了。保險光是個內涵值就不知道怎樣算,還一大堆假設,不懂得怎樣做估值;航空光是個油價預測就夠嗆,如果再像國泰(0293)那樣做個一點也不透明虧都虧死的油價對沖,投資者就只有躺著中槍的份了;醫療沒有專業知識去評估藥到底好不好;食品誰都能做競爭太大。

那怎麼辦?能怎麼辦,避之則吉唄。香港股市近兩千只股票,不買這四類還有大把選擇。投資其實和做事情一個道理,只做自己能力圈範圍內的事,一個好的外科醫生不一定做得了心理輔導,說相聲的不一定會唱歌劇,林丹乒乓球肯定打不過張怡寧。雖說我們可以不斷擴展自己的能力圈,但是回到股票投資不熟不做還是一條比較重要的守則。

以前有一個階段自己非常花心,看看這隻股票覺得有賣點,那隻有潛力,這隻可長揸,那隻可短炒,高峰期曾經一個組合有七八十隻股票,現在算是曾經滄海除卻巫山。

說句題外話,有些教訓沒有經過歲月的歷練是學不到的,看著時下一幫學生會幹部奢言什麼做不體面的人生於亂世反抗暴政之類的說話,別忘了年少後面往往還跟著輕狂或者無知兩個字。他們瞎嚷嚷也就算了,一幫大人還跟著瞎起哄就不知道是何居心了。

2 則留言:

  1. 多謝嘉毓分享寶貴經驗,獲益良多

    回覆刪除
  2. 航運,化工類股票對油價也比較敏感, 我自己也不鍾情這類股票.
    食品股我覺得最大的風險不是競爭太大, 而是食安問題.
    像蒙牛的牛奶出過問題後, 需要以年計的時間去修復.
    但也有例外, 食品股我只買維他奶,因為品牌經長年細心經營,擁有的品牌信譽不是其他食品股可以短時間簡單複製. 這也令維他奶成為一隻超越牛熊週期的慢牛股.

    回覆刪除

你巧勁啊

問題並不在於原意、初心是不是好,也不在於某一具體條款對行業內不同公司的影響,而是對於A4治國的擔憂甚或恐懼。 不能自己是個錘子,看到什麼都是釘子。經濟都什麼樣了,還要監管這個規範那個。更要命的是,整頓監管思路太直接太幼稚。哦,把房價弄下來,把教培打掉,然後也不讓玩遊戲,那麼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