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6日 星期三

永寧衛


從地名可知福建向來被中原統治者視為邊陲之地,因此好些地名每有教化安寧之意或表示祈福祥瑞,例如南平、南安、南靖、惠安、福安、寧德、德化、漳平、泰寧等,以及我的家鄉永寧。

永寧,寓意永葆安寧,是明代至清初的一處衛所,洪武年間設置,治所在今福建省石獅市永寧鎮。明嘉靖年間,俞大猷曾率軍民於此抗倭,至今留有『鎮海石』歷史遺跡。從地名上也可窺探當年衛城格局,如永寧鎮鎮區至今有南門、北門、西門外、大東門、小東門等地名。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永寧尚存極少古衛城遺跡,可惜經東拆西拆用於蓋大井砌墻基等等,如今已蕩然無存。此不僅永寧悲哀,亦我中國整體之悲哀,去過日本看過古建築的當明此意。

永寧最主要的民俗之一應是『陷城洗街』的祭奠風俗。明嘉靖年間倭寇屢犯東南沿海,永寧衛失守,城內老弱婦孺躲進水關購(地下排水道)避難。倭寇進城後來到水關溝,因戰馬聞到下面人氣不肯前行,藏身之所被發現,於是大開殺戒,水關溝尸橫遍地、血流成河。

據說第二天,天空下起傾盆大雨,并持續兩天兩夜,把永寧大街小巷和水關溝沖洗得乾乾淨淨。自此,『陷城洗街』成了永寧特有的民俗,每年農曆四月廿三『陷城日』要進行集體祭奠,廿四如果無雨,則需挑來井水,從南門、小東門、北門再到西門,按當年倭寇實施暴行的路線進行『洗街』。我小時候的水關溝仍是花崗岩石板覆蓋的排水道,最近一次回鄉見水關溝已被水泥馬路取代,奈何!

題外話一句,今日香港青少年既無國情教育亦無歷史苦難的耳濡目染,生長在和平年代其幸亦其不幸。

現在的永寧大搞旅遊,城隍廟、鎮海石、老街等等紛紛『鹹魚翻生』,與我兒時記憶中衰敗沒落的古鎮已截然不同。永寧老街據說還入選了『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這與我兒時記憶中一下大雨永寧街變成永寧溪已大異其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巧勁啊

問題並不在於原意、初心是不是好,也不在於某一具體條款對行業內不同公司的影響,而是對於A4治國的擔憂甚或恐懼。 不能自己是個錘子,看到什麼都是釘子。經濟都什麼樣了,還要監管這個規範那個。更要命的是,整頓監管思路太直接太幼稚。哦,把房價弄下來,把教培打掉,然後也不讓玩遊戲,那麼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