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EJ Editorial
病人權益須保障 醫生組織勿硬拗
關乎醫務委員會改革的《二○一六年醫生註冊條例(修訂)草案》經過上星期三流會之後,昨天恢復二讀。由於改革醫委會的最主要目的是加快處理投訴,讓一直以來備受詬病的「醫醫相護」撥亂反正,為本來有冤無路訴的病人主持公道,所以這一條草案基本上得到社會廣泛認同,包括民主派各政黨在內。偏偏迄今為止,醫生組織依然企圖反對到底,昨日不但再有醫學會號召一百人抗議,更加由醫學界議員梁家騮飾演獨腳戲,在立法會內全程以跡乎瘋狂的姿態不斷要求點算人數,不惜拉布把其他議案堵死,也要務求製造流會效果,令草案通過不了。
梁家騮的「惡意點人數」固然受到建制派抨擊,民主黨主席劉慧卿以及公民黨黨魁梁家傑一樣不敢苟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更十分勞氣地以嚴詞批評對方浪費時間,做法極端不妥,手法相當粗暴。林鄭月娥強調政府不會將兩條有關骨灰安置所,以及消防修訂草案的議程調前討論。恰恰是不願意看到議程受阻,所以工黨立法會議員李卓人表示,基於緊隨改革醫委會草案之後,希望涉及骨灰龕的條例草案可以盡快處理,故此不贊成拉布。
我們日前講過,醫療業界的反對理由缺乏事實根據,過早地「預支憂慮」。如果外號怪醫的梁家騮一意孤行,夥同醫生組織繼續逆民意而動,相信會進一步加深「醫醫相護」的惡劣形象,令人覺得醫療業界不止預支憂慮,簡直是只顧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漠視病人組織的強烈訴求。須知道,病人組織渴望醫委會改革已等了十多年,若今次草案被拉布至胎死腹中,實在有違公義原則。
醫療業界反對修訂條例的理由主要是兩點,其一是擔心增加四名政府委任的非業界委員,將會受到政府操控,其二是憂慮條例草案獲通過之後,可能會降低海外醫生來港執業的門檻,讓內地或者「一帶一路」的醫生免除考試,直接來港執業,既搶飯碗,又可能影響醫療質素。
政府委任就會受到操控嗎?不見得,因為新增的四名非業界委員之中,一名須由消費者委員會提名,另外三名則由病人組織選出,受操控的可能性相當低。更何況,醫委會的大部分委員仍然是業界代表(現時二十八名委員之中,有二十四名具醫學背景),政府操控非業界委員從而損害醫學界自主的講法,難以自圓其說。
至於條例草案通過會降低海外醫生來港執業門檻的憂慮,可謂無稽之談,因為醫委會根本沒有權力這樣做。醫生組織單憑主觀臆測即反對草案,要不是誤會太深,就是蓄意混淆視聽。
病人組織是支持草案獲得通過的主力,有一位病人家屬陳先生現身說法,太太於二○一三年三月因單肺出現淋巴漏入院,胸肺科醫生為她做完手術後,另一邊肺又出事,導致病情惡化,同年九月身亡。陳先生質疑醫生專業失德,希望盡快通過草案,改革醫委會加強監管。
若然不改革,若然不增加非業界委員提升公信力,怎對得住屢見不鮮的醫療失誤受害者?醫生組織之中有一派意見認為,改革方案不是最理想的做法,建議醫委會將司法職能分開,成立一個獨立的偵訊組織,所以現時的草案必須反對。我們不得不指出,有改革永遠好過沒改革,如果不是最理想的方案就棄之如敝屣,那麼到頭來只會一事無成,「醫醫相護」的陋習不改,病人權益得不到保障。
今屆立法會將於七月十五日結束,任何法案皆要掌握時間處理,《二○一六年醫生註冊條例(修訂)草案》作為重大民生議題,而且看不到有理有節的反對依據,我們呼籲梁家騮和醫生組織,不要硬拗下去,徒然將自己置於市民尤其是病人的對立面,有違醫生的專業形象和仁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