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奧園展望

根據網上奧園(3883)集團副總裁陳嘉揚參加格隆匯在廣州舉行的投資者會議的演講及答問環節,整理了一些我覺得有用的資訊:

  • 銷售:在今年380-400億人民幣(年初目標333億)基礎上,明年實現500-600億,2019年目標700-800億,“2020年的时候肯定會超千億的规模”。
  • 佈局:廣東或者大灣區,無論從土地儲備或者銷售貢獻最少佔一半,一般佔50%-55%。整個集团的合同销售均價是10200塊錢,大灣區大概是15500塊錢。
  • 拿地:所有新項目必須確保毛利率可以達到25%,淨利潤率至少10%。“我們不是盲目擴張,盲目追求規模而犧牲利潤”。
  • 派息:非常穩定的派息政策,派息比率30%-35%。為了慶祝上市十週年,“有一個特別股息,把特別股息加起來,派息比例可以達到45%-47%”。今年是奧園在香港上市十週年。
  • 股權結構:創始人郭梓文和大哥郭梓寧合共持有股份54%,公眾持股46%。
  • 淨資產:總資產規模在今年上半年的时候大概是848億人民幣,淨資產在6月30日大概是183亿。
  • 銷售策略:奧園本身是快速周轉,快速开发,快速回籠資金,從拿地到第一期推出預售平均6、7個月時間。

首先這些都是網上公開信息,我並不能保證信息的真確性和完整性。根據這些數字,假設2018年銷售為中間數550億,歸屬奧園比例為85%,淨利潤率10%,那麼結算利潤應該在56億港幣左右,對應奧園115億港幣市值(現價4.30)。假設派息比率為三成,股息率則可能達到讓人流口水的14.6%。是的,你沒有看錯。

那麼,你說現價應該是買呢,買呢,還是買呢?

當然,caveat是陳先生說的基本上都能兌現。

信義三月升三成 再升三成可期

不知不覺,信義玻璃(0868)股價過去三個月升了三成,星期四收於10.08,為上市高位,之前主要股東增持(信義高管增持 估值有吸引力)果然無寶不落。現在問題是,股價從10元水平還有多少上升空間呢?

如果看券商報告,向上空間似乎不大,花旗目標價11.10,JPMorgan 12.00,美林10.00,海通9.30,Jeffries 9.30。那麼驚喜只能來自兩方面:優於預期的業績,或者估值的提升,最理想當然是兩隻兼而有之。

先說業績,花旗11月27日的研報將目標價從10.40升至11.10,原因是2017年第四季度至2018年更好的利潤率展望,預計信義2018年的毛利率將達到42%,按年上升4個百分點,owing to a lowered raw material cost forecast and higher ASP for construction glass。花旗目前2017/18/19的EPS預測是HK$0.93/1.18/1.37,和美林的HK$0.95/1.13/1.36相差無幾。

目前看,信義能交出大幅高於預期業績的可能性似乎不是很大,因此,如果股價能繼續上行的話,比較大的可能的估值的提升。如果取花旗和美林明後兩年平均盈利預測,乘10倍市盈率目標12.60,12倍則15.12。又或者,如果投資者願意接受5.0%股息率的話,股價可看12.40,4.5%的話則13.80。大體上從10元這個水平看再有超過30%的上升空間似乎不至於是癡人說夢。

這種估值提升是建基於這樣的假設,那就是在去產能和嚴格環保標準下,玻璃行業已經擺脫了過去的高週期性,盈利趨於穩定有助提高行業龍頭的估值標準。

週四和今早趁融創(1918)和舜宇(2382)繼續反彈減了一些倉位,增持了信義,均價大概10元多一點。

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裝死

市況不就有時候裝死也是一種方法,裝死不是消極悲觀,而是讓自己靜下心來,多觀察多思考,慢慢找回交易節奏。

聖誕假期前的一兩個星期組合表現非常糟糕,尤其是重倉的融創(1918)和舜宇(2382),兩隻股票各自從今年高位回撤38%,由於對公司前景深具信心(亦或是屁股決定腦袋的偏執?),因此並沒有採取減倉的動作,反而少量增持。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融創已經從12月20日的低位27.3反彈一成八,舜宇雖然再次受到iPhone產業鏈負面消息的拖累,不過今早也大幅反彈,重上紅底。

總結而言,目前組合仍以吉利(0175)、舜宇和融創為絕對前三,騰訊(0700)和奧園(3883)四五。今早非常罕見地出現組合前五都跑贏大市的現象,希望是個好兆頭。慢慢找回交易節奏後就可以比較大膽出擊。

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

臨尾香 水瓜打狗 來年再見

今年組合表現可謂臨尾香,一月贏到十一月,然後最後一個月衰收尾,重倉的融創(1918)和舜宇(2382)在12月相較歷史高位的回撤幅度同樣38%,拖累組合表現水瓜打狗,唔見一截。

融創配股後四個交易日累計跌幅兩成二,市值跌到約1000億人民幣,或公司兩個月的銷售額。算術很簡單,市場情緒很複雜,人心就更加難以猜度。不至於落井下石,但幸災樂禍的人大把,咁耐風流甘耐折墮,我們畢竟也經歷過八月底到九月股價翻番的興奮,現在讓淡友得意一陣也很公平。

舜宇並不是因為染藍魔咒,而是受累於整體手機設備板塊的大幅回調。和融創一樣,除了公司或者行業基本因素有負面發展外,年底前的profit-taking同樣重要,因為即使經歷了12月份大跌,融創今年至今仍大漲326%,舜宇197%,吉利(0175)236%,騰訊(0700)109%。

這四隻股票是2017年組合的功臣,來年誰能取代它們的地位呢?

明日返鄉,來年缸湖再見。

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

有咁耐風流 有咁耐折墮

有咁耐風流,有咁耐折墮。這話聽著好像很傷人,但是是用來說自己,也就無所謂了。

檢討12月份的操作,貫穿其中的是低估了年結前的獲利回吐壓力,特別是那些今年升了幾倍的股票,包括自己持有的吉利(0175)、融創(1918)和舜宇(2382)等。這種獲利了結壓力,如果再配合一些負面的基本因素變化,就導致了股價出現超乎想象的跌幅。以舜宇為例,11月14日創下的歷史高位152.6較去年12月30日收市33.95狂升349%,但今早低位94.4則回撤了三成八,使得今年升幅回落至只有178%。自己雖然在140樓上積極減持,但是太早做回補的動作,最近一個多星期在行業負面消息拖累下大跌,使組合受創甚巨。

融創同樣糟糕,在出乎意料的大折讓配股拖累下,上週五和今天合共跌了一成五。

教訓之一,花開堪折直須折,不能低估年底前的獲利回吐壓力,尤其是北水似乎更加有這種傾向,而北水在港股市場的話事權越來越大。二,要盡量避免在股價下跌途中太早投入重兵博反彈。

股價已然下跌這麼多,現在再去談壯士斷臂為時已晚,唯有暫時裝死,等反彈再做下一步打算。這麼做好像很消極,但是目前這一刻確實一動不如一靜。

更重要的問題是,今年當時得令的內房、汽車和手機設備股,會在燦爛過後的2018年歸於沉寂嗎?這個問題值得大家好好思考,我暫時沒有答案。

2017年12月15日 星期五

融創再次配股 折讓略顯太大

簡單幾句,融創(1918)股東肯定是不爽的了,特別是配股價31.1較昨日收市價35.3折讓高達11.9%,這比七月份那次配股折讓8.8%還要深。第二,七月份那次是在收購萬達資產後,大家還都比較可以理解。第三,7月25日融創股價最多跌8.4%,收市跌7.5%,此後股價就從大概20扶搖直上翻番至40。

歸根結底,其實還是一句,信不信孫宏斌,信的大概率會選擇繼續相信,不信一是早已出局,一是繼續冷嘲熱諷。

我自己今天會選擇少量增持,如果股價跌超過8%。

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

Slumping

最近好像逢星期三對我來說都不是好日子,上週三不用細表,今天則恆指升400多點自己的組合毫無寸進。原因很簡單,今天勁升的金融股自己幾乎一股沒有,另外一方面則受到舜宇(2382)的拖累,此外融創(1918)、吉利(0175)和騰訊(0700)雖然上升但都跑輸大市。

今天再凈買入7000股舜宇,均價104.8。連續兩天買入後,舜宇和融創、吉利倉位不相上下,組合前三。舜宇兩天累挫一成,今早最低曾跌至101.2,耐心持有一段時間吧。

執輸行頭慘過敗家,別人勁升你無得升是相當令人沮喪的一件事。最近操作有點進退失據的感覺,例如上週三沽清銀娛(0027)然後眼巴巴看著銀娛今天創52週新高。手感差的時候怎麼辦?籃球場上當然可以keep shooting until you break out of a shooting slump,股市這樣做則不一定明智,最好take a break,減少交易,好好檢討一下最近失利的原因。

所以,至少這個星期剩下的兩個交易日,自己會減少交易,多觀察和思考。

舜宇反應過敏 加強短線操作

先簡單勾勒舜宇(2382)最近股價急跌的背景,最誇張是上星期三12月6日,當天股價暴挫12.5%至109,當然在這之前股價已經從11月14日的歷史高位152.6調整不少。上週急跌的誘因應該是行業龍頭大立光6日發佈低於市場預期的12月份營收指引,引發市場對整體行業前景看法轉趨悲觀。但是舜宇星期一收市後公佈的11月份出貨數據其實並不是太差,手機鏡頭出貨量環比只不過下跌3%,按年仍升43%,而且高端產品佔比上升,有利於毛利率持續擴張。因此,我的結論是,市場反應過敏。

基於這樣的看法,昨天全數補回之前三個交易日趁反彈沽出的合共12000股舜宇,均價110.933,賺了大概四塊多一點點差價。另外凈買入500股騰訊(0700),均價395.2。

我自己的投資理念是偶爾大勝,平時積小勝為大勝,絕不允許大敗,目前市況屬於積小勝為大勝階段,騰訊平安(2318)波幅勝股仔,那就多做一些短線甚至即日鮮。

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

騰訊平安股王當股仔

簡單記錄一下星期一的操作和思路,主要還是沽出,而沽出對象集中於三隻股票:騰訊(0700)、平安(2318)和舜宇(2382)。兩隻藍籌的波幅之大歎為觀止,上週四至昨天三個交易日同樣反彈一成一,股王當股仔炒。昨日共沽出3600股騰訊,平均402.8,另外沽出2500股平安,均價81.05,4000股舜宇,均價116.8。

買入相對少得多,只買了1000股瑞聲(2018)@151,少量加了5000股吉利(0175)@25.35。

思路是這樣的,恆指調整2000反彈1000,短線可能差不多,原來盤算這個星期會試一試29,000,昨天已經達標。減持騰訊和平安是按照股王當股仔炒的思路,會多做短線交易甚至即日鮮,但只限正股,衍生工具不會掂。

進一步減持後現金水平提高到一成六,較為平衡,進可攻退可守。倉位吉利第一,融創(1918)第二,舜宇第三,騰訊加平安第四。

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在此刻(我的淺見)

首先,有看我網誌的朋友都知道這四隻股票是我今年核心持股,按上週五收市算,吉利(0175)和融創(1918)並駕齊驅,排組合前兩位,接著舜宇(2382),然後騰訊(0700)。誰跑出我都很開心,最好是四隻全部跑贏大市,因此心理上並沒有特別希望哪隻勝出的誘因,也因此盡量希望能夠做出客觀的評估。

第二是時間節點,3月10日應該開始或者將近業績公佈期,因此券商應該此前就陸陸續續開始出報告對全年業績進行展望,而市場應該對此做出相應的部署。從這個角度看,目前市場對業績可能仍處於低估階段的股票有可能突圍而出。

前提交代清楚之後,進入正題。先用排除法,騰訊應該不會勝出,原因有二,一是市場低估(或者應該更明確一點,大幅低估)騰訊盈利的機會不大,二是騰訊估值已然較充分反應市場的正面預期,因此企鵝跑贏其他三隻股票的機會我覺得微乎其微。

再從估值角度出發,剩餘的三隻股票中舜宇估值明顯高於吉利和融創,今天收市後公佈的11月份出貨量平平,除非12月和明年一、二月份的出貨量出乎意料的強勁,否則在目前整體手機市場增速似乎在放緩(無論是iPhone還是Android)的大背景下,舜宇中短線的上升空間似乎也較為有限。

好了,剩下吉利和融創。在我看來兩者各有優勢,吉利優勢在於確定性比較高,融創則估值在四隻股票里最有吸引力。很多投資者都懂得按融創將來的結算利潤算市盈率可能只有三四倍,但市場不認賬的是今年氣勢如虹的高速銷售增長在2018年還能延續下去,因此需要逐月逐月的銷售數據來化解投資者的疑慮,而在這一過程中只要有任何一個月的銷售數據出現不理想的變化時,馬上就會對目前的市場疑慮起到強化的作用。相對融創的這種不確定性,吉利的優勢在於其增長勢頭無可置疑,相對其他國產品牌的競爭優勢無可辯駁,而估值隨著業績的增長將變得越來越吸引。

因此,畫公仔唔使畫出腸。

你巧勁啊

問題並不在於原意、初心是不是好,也不在於某一具體條款對行業內不同公司的影響,而是對於A4治國的擔憂甚或恐懼。 不能自己是個錘子,看到什麼都是釘子。經濟都什麼樣了,還要監管這個規範那個。更要命的是,整頓監管思路太直接太幼稚。哦,把房價弄下來,把教培打掉,然後也不讓玩遊戲,那麼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