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級樂觀的會覺得融創股價從現水平再翻一番都不是問題,那麼我們簡單算一算賬吧。假設融創明年開始每個月的單月銷售可以做到400億,權益比七成,淨利潤率10%,由於滯後結算的原因,融創現在1554億港元的市值可能意味著大概四倍的2019市盈率。貴倒也不算太貴,但問題是這幾乎是clear sky scenario,誰也不敢打保票世界就是這麼美好,直至永遠。
從8月18號那個星期五到現在,大概陸陸續續減持了融創1/5的倉位,明天會再減持1/5,留下3/5繼續讓子彈飛。
問題並不在於原意、初心是不是好,也不在於某一具體條款對行業內不同公司的影響,而是對於A4治國的擔憂甚或恐懼。 不能自己是個錘子,看到什麼都是釘子。經濟都什麼樣了,還要監管這個規範那個。更要命的是,整頓監管思路太直接太幼稚。哦,把房價弄下來,把教培打掉,然後也不讓玩遊戲,那麼大家都...
謝謝, 你對融創的分析, 使我由早前的沽空, 到蝕住平倉, 再追買, 再持有至今. 由蝕變賺. 只是短短幾個月,學懂了不少東西!
回覆刪除沽空是一件藝高膽大的事幹,藝高不評論,膽大則往往害死人。
刪除認同!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