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不信碧桂園服務(6098)的盈利警告其實是對空頭的⚠?
- 信不信碧桂園服務真正和碧桂園(2007)做到切割?
- 信不信得過楊家父女的人品?
就酱紫。
為什麼美歐日韓等等要 gang up on C?很簡單,道理祇有一條,C不僅動了他們的奶酪,還要動他們的根基。中國去年的汽車出口已經超越德國,僅次於日本,這擱十年前是完全不可想像的。
C不講武德,卷就卷到極致。下面這塊skeleton mechanical watch,要是貼上個瑞士名牌,賣個幾萬十幾萬幾十萬都不出奇,C做出來,3000塊錢,難道不香嗎?
對美歐日韓來講,C的可怕之處就在於,珍珠翡翠白玉湯真給你做出來了,卻是白菜幫子的價格。
2022年,中國人口淨減少85萬人,是自1960年以來,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苦啊,都不想生。
我看統計局數字,在實行計劃生育以前好多年份,中國每年的人口淨增長超過2000萬,也就是說衹要5個這樣的年份,總人口就會增加1億人。
想想也對,記得小時候我外婆家有一副對聯,其中不知道是上聯還是下聯是『六億神州盡堯舜』,也就是說剛剛建國後,中國總人口大概祇有6億,現在14億,而且還是在實施了多年計劃生育以後。
此一時,彼一時。觀念變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早已成了老黃曆,很多人的觀點都是自己一生要過得開心,過得值。我自己是花崗岩腦袋,再給我多十次選擇,我還是會選擇有孩子。人生意義並不全是索取,更重要在於給予。當然,兩者要適度平衡……
統計數據除了人口,還有收入。平均數不到37,000,中位數則是31,000多。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1,370元,名義增長4.7%。所以,真的沒有必要未富先驕,真的以為歐美國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別瞎扯什麼這次的180度轉向是經過深思熟慮。前有新加坡優等生的经验,後有香港劣等生的教訓,如果真是深思熟慮,3月上海之後的這半年多時間,就應該竭盡全力提高老年人接種率,對民眾進行實事求是的科普,加緊建立分層治療制度,而不是自己刮自己大嘴巴,實行令人猝不及防的群體免疫。
喜劇演員導演了悲劇,這是毋庸置疑的。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不切實際想在大國博弈中空手套白狼,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分量,不作也許不死,作了那就肯定死。
很多人說美麗國是贏家,也許短期是,中長期肯定是國家信用進一步消耗,直至殆盡。當然,這是很多年以後事情。
還有很多人喜歡講歷史,你説10年前,我説50年前,他説200年前,她说500甚至1000年前。這都是屁話,一直往前倒的話,美洲印第安人、澳洲土著、匈奴契丹党項女真找誰說理去?如果歷史能給我們唯一教訓,那就是實力,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範圍內。
不是不可以善良,而是要有實力做後盾才可以善良。綿羊沒有資格善良,獅子才有。
某港年輕人曾經無比羡慕烏克蘭,諗起都覺得搞笑。歐洲糧倉淪為歐洲子宮,90年代分家時,號稱全球第三軍事大國並不為過,經過多年豉油炆煮…… 終於爛晒。
某島English蔡都要好好掂量掂量。當然,這是假設她有任何智慧,估計夠懸。
投資可以很複雜,也可以很簡單,有時候簡化到最簡單的層面,就是黑白分明的兩種結果:信或者不信? 信不信碧桂園服務(6098)的盈利警告其實是對空頭的⚠? 信不信碧桂園服務真正和碧桂園(2007)做到切割? 信不信得過楊家父女的人品? 如果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是yes,那麼這就是一盤扣除...